查看原文
其他

不买课不办卡,越来越多人开始「极简运动」

Jting 精练GymSquare 2023-09-28


「三年瑜伽馆、两年健身房后,我又回归了不花钱的运动方式。」当有趣运动和各色穿搭频繁跃进视野,花式挑动人们运动热情的同时,一种强调删繁就简、回归初心并追求低成本的运动理念正在低调流行——

「极简运动」,不买课不办卡,更不购入多余服饰和装备,只有必需补剂和基础衣物即可展开每日训练。

并不是刻意避免「差生文具多」的诟病,眼前的「极简运动」更多透着一种千帆过尽后的成熟心态,即渡过健身新鲜期后,不再依靠外部刺激支持运动,而是向内探索,从最常用的一物一件中重新找回健身自由。


一直以来,运动都被人们当作枯燥无味的生活解药,通过购置新服饰新装备和解锁新场地提高积极性。而极简运动者们如何面对精简后的「枯燥」,大家给出的答案出奇一致:

当你不再对「运动」这件事抱有执念,放弃仪式感后把健身这件事彻底融进日常作息,运动便不再是负担和任务。在更少包袱和压力的状态下更多关注对身体的掌控感,反而让运动自然而然地一天天持续了下来。

值得注意的一点是,看似容易实现的「极简运动」也并非适合所有人。在删繁就简的过程中,如何根据自身所需调整「极简清单」,仍需要以成熟完备的健身知识和安全意识为前提。任何一次错误估计自己能力的尝试,都有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。


极简运动
怎么舒服怎么来

已经在健身房混迹多年的ZiYu,最近把自己没用完的健身卡和所有九成新的训练鞋、运动服打包挂上了闲鱼。

不是换工作搬家,也不是受伤练不动了,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给运动做做减法:

「记得前几年把家扔到家徒四壁,过极简生活的日本姑娘吗?我这个健身爱好也急需断舍离。」

日剧《我的家里空无一物》


ZiYu告诉精练GymSquare,自己被前阵子算的一笔账惊呆了。近一年来花在健身上的会费近7000块,瑜伽馆2000多块买了十次只去过三回,偶尔和朋友去其他场馆体验,每次100-200块也有至少5次以上,再加上购置健身服饰的花费,一年在运动上花掉两万多块只是起步价。

「最重要的是有一半都因为太忙没时间去,衣服太多轮不上穿,太浪费了。」

于是,狠下心卖掉手头不必要的物品,只保留最低限度的健身装备,成了ZiYu减少累赘,让自己轻装上阵的方式。


在闲鱼搜关键词「穿不过来」是捡漏者的隐秘通道


决心给运动做减法的人并不在少数。最近开始探索自由训练的周锐告诉精练GymSquare,自己把还剩一年半的私教卡转卖,并顺手停掉了所有付费运动app会员。

起因是无意在社交平台刷到了附近很便宜的社区健身房,和传统健身房一样齐全的史密斯、龙门架等设施,甚至还有免费的智慧体检一体机和体质检测机,只象征性收费单次2元,月卡25元。

「健身环境安静舒适就在楼下,价格约等于不要钱,还不用担心倒闭。」


在迎着消费主义大潮逆流而上的「极简运动」中,更多人选择了离开健身房,宅家进行更便捷的线上运动,在免费提供线上教练的列表里,不乏ACE健身私教认证、运动康复矫正专家,对追求「极简」的运动者来说,更是练到就是赚到。

善于断舍离,善于发掘身边潜在运动资源,几乎是每个极简运动者的必备素养。事实上,与其说省钱是目的,不如说是「极简运动」的副产品。

在越来越多健身者开始领悟到运动的核心在「动」,而不是搞军备竞赛的当下,极简运动者们真正追求的,其实是能在健身这条路上轻装上阵,走得更远。



去繁就简
是为了「可持续运动」

众所周知,开始运动很难,而放弃运动往往只在一瞬间:

下班赶去健身房,练完拉伸、洗澡、吹头,一套下来再赶回家已是深夜,还错过了末班车;鼓起勇气去新开的瑜伽馆,站上体测仪三分钟下来,被告知自己高低肩、长短腿、头前引,还没开始练身材焦虑先拉满。

以及让社恐难顶的健身房氛围和私教推销,「上班已经很累,不想再有健身式社交了」,甚至有不少网友表示,自己为了避免被推销续费不去上最后一节私教课。

当原本应该带来放松体验的运动成为一种负担,「极简运动」就变得十分必要。

将流程复杂的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场景,让爬楼、通勤拉伸、睡前冥想变成了极高性价比的运动方式。翻看网友分享的「极简运动」教程,洗脸后握着毛巾两端举过头顶,顺便拉伸整个上半身、边下蹲边刷牙,虽然感觉很奇怪但能很自然地缓解腰部僵硬和酸痛等方法大受欢迎。

对于没时间去健身房的打工人来说,精简后的运动能随时随地开展,无需担忧日晒雨淋,更不用考虑出门穿搭,极大减少了精神内耗。


而极简运动的真正价值,更体现在找到喜欢项目之后,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设备的价值并磨练技术本身。

健身越来越简单,让动作返璞归真的运动方式,往往备受极简运动者喜爱:练臀就做好硬拉,深蹲,臀推;练背就做好引体向上,划船,下拉;练胸就做好俯卧撑,卧推。

在极简运动中,一次标准有质量的动作练习>完成一系列花式动作。在对基础和细节的追求中,相信滴水穿石的功夫。

极简运动者信奉,即便每天只拉一个单杠,只举5次哑铃,只跳10个绳,日久天长看到肌肉力量的提升都能促使你体验到运动的快乐。

当越来越多人不再把运动看作是负担和任务,通过去繁就简回归身体感受,运动便不再是潮流品,而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
尤其在「长期主义」、「可持续」的概念频繁被人们提及的当下,「极简运动」无疑是一种更具体、更长效的实践方式。


极简虽好
但有些环节不能减

「运不运动和办不办卡、买什么器材设备服装无关,运动只在于四个字:现在就去。」

励志鸡汤固然有用,但对于严谨的运动者来说,「极简运动」并非适合所有人,简化运动实际上是有条件的。

极简的第一步是要学会正确有序地脱离教练。在日常健身房训练中,教练的存在不仅是帮忙擦器械,搬片,数数,同时还需要观察学员动作甚至情绪,并安排后续纠正措施。而「极简运动」往往意味着,训练者自己足够了解自身能力,并具备经验制定训练计划。

所以开始极简运动前,至少需要训练者规律记录自己每次私教课的内容,记录练的重量,做了多少组,每组多少个,每个动作都有很详细的文字讲解,久而久之,掌握训练节奏,直到可以给自己做训练计划。

除此之外,掌握适当的健身理论知识,并了解饮食怎样做到营养摄入全面,才能让「极简运动」产生训练效果,而非佛系躺平的随心所欲。

所谓「健身先健脑」,毕竟无论是常规训练还是极简运动,绝对不是只学会一套动作,而是要明白底层逻辑。

而在尝试「极简运动」过程中,如何保证安全性,则是健身小白和老手共同需要思考的问题。新手对自己的重量不熟悉,容易错误评估风险;老手更容易盲目自信,在无保护措施下挑战大重量时面临意外状况。

运动要在精简中追求高效、自由,更需要关注哪些环节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减去的。


归根结底,运动始终应该是一件让人在力量中感受快乐的事。就像在一本讲述如何逃离都市金钱生活围困的书籍《做二休五》中所描述:

每天6点起床做广播体操的日本隐居男青年,通过最简单的做操与身体交流,「早啊,膝关节!」「大腿二头肌,早安!」

极简运动,不仅是对盲目推销办卡买产品的抵抗,而且通过这样简单的举动让自己与世界、与他人、与自己的连结变得更真切、更坚实、更鲜活。■ GYMSQUARE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